曲江演艺集团各个剧团目前发展状况——西安话剧院
关于曲江演艺集团各个剧团目前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西安话剧院
西安的文艺演出剧院在2009年以前都是属于西安市文化局的下属单位,是财政拨款的国有院团。2009年8月20日,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河北省杂技团等首批42家拟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工作的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名单,其中就包括陕西省、西安市的文艺演出剧团。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7月27日公布的《中宣部、文化部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除新疆、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2009年底前都要至少完成一家直属院团整体转企改制。文化系统认真贯彻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国有院团转企改制工作步伐。
为了加速西安国有院团的改制,西安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于2011年在陕西省注册成立,属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主营行业为文化艺术业,服务领域为一般经营项目:演艺文化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发;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组织、策划;舞台美术、服装、灯光、音箱的设计、制作。西安演艺集团,对原西安歌舞剧院、西安话剧院、西安儿童艺术剧院、西安市豫剧团、西安市说唱艺术团五家市属院团进行管理。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西安演艺集团自此找准“多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从而使戏剧舞台与产业拓展联系一体,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产业扩围。2003年,作为国家9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西安市选择秦腔剧团为突破口,组建西安秦腔剧院,下设易俗社和三意社两个分支机构。2009年,曲江新区按照国家关于省市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要求,制订了“转企改制方案”和“薪酬方案”,全面推进西安秦腔剧院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全面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们西安市艺术研究所于2021年3月去走访了曲江演艺集团下属的这几家剧团,去看看这近十年间各剧团的发展以及目前所遇到的困难。
西安市话剧院,成立于1953年4月。原系西北艺术学院和西北局党校文工室合并成立的西北人民话剧团。1954年改名西安人民话剧团,1960年改名为西安话剧院。西安话剧院非常重视剧目建设,近40年间,演出中外古今不同题材的剧目180多个。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有:《如兄如弟》、《巴山红浪》、《卧虎镇》、《山花烂漫》、《车站新风》、《红岩》、《在和平的日子里》、《海岛女民兵》、《将军巷一号》、《延水长》、《西安事变》、《巍巍昆仑》、《彭德怀》、《三十六任队长》、《秀才遇见兵》、《小长安》、《毛泽东的故事》、《人牛》等五六十个。改制后的西安话剧院在班子团队建设上面是非常完善的,负责行政管理的,负责业务管理的以及负责对外宣传上面都是有专门的领导领着专业的人去做事,在保留原有的演出演绎风格外,还专门成立了子公司去做小剧场的经营,从剧本到排演也都是自己团队的年轻力量,让年轻人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把剧本打磨到搬上舞台立体的呈现给观众,并且要检验社会经济效益,上演的剧目都是售票的形式让观众来剧场看演出,已经不在有所谓的赠品看演出的局面了。小剧场剧目的打磨为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以后创造大戏打下了良好稳固的基础。并且除了演出,话剧院还引申出了很多文创产品,时下年轻人看完一场戏,喜欢的观众总想带点关于此场演出的纪念品,以前都是带免费的宣传海报,或者是节目简介的纸质节目单,现在全球都在节能减碳,很多演出已经取消了纸质版的宣传单节目单,都改为电子版,观众能带走的唯一纪念品也随之减少。但是为了满足现在的社会需要,西安市话剧院子公司就出现了文创产品团队,他们通过自己的设计让“演出”能被观众带回家,观众付费可以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以获得了文华大奖优秀剧目《柳青》为例其文创产品也以其独到的设计与精美的制作,得到观众的青睐,可谓获得了双赢。话剧《柳青》共有19个不同种类的文创产品,其中包括柳青剧中人物的手办、U盘、以柳青的著作《创业史》为原型做的led折叠书灯、扫帚挂件、写着柳青名字的快板、T恤、以柿子为外形打造的茶叶罐等。此外还有陕西特产石子馍、泾河茯茶、手机壳、帆布带、胶带、餐具、杯垫、雨伞、笔记本、耳环、纸袋等产品。这些文创产品以剧目为根,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美学,以及陕西地方土特产,让人得以细细品味话剧各个剧的艺术积淀和陕西文化的浓厚韵味以及这片土地的特色美食。
回归剧团的根本那就是一台台叫座叫好的戏,这几年西安话剧院在剧目的打磨上面也是非常用心,紧贴时代时事,研究中央政策,走主流弘扬主旋律,为中华儿女提供正能量导向,邀请国家重量级编剧为剧团打造剧本,包括舞美、灯光、布景、音效等也都是选最好的专业团队,只为打造一出好戏。让买票的观众能够欣赏到一部好剧。当然好的剧不光需要人力,更多的也是需要财力的,曲江演艺集团确实给剧场了很多财力上面的助理,加上剧团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创作出很多精品剧目,国家也给予了资金上面的扶持,更离不开话剧院领导班子的每一次决策,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才能让这些优秀的剧目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剧院也做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工作态度,积极创作剧本排练演出,在工作中确实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状态。这几年话剧院的演出不管是从社会效益还是到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安演艺集团西安话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柳青》从参评的38台剧目中脱颖而出,荣膺文华大奖,2016年原创话剧《麻醉师》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后再一次获此殊荣,两部获奖剧目均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任雪迎院长表示西安话剧院能够连续两届获得文华大奖,和院里一直以来坚持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始终坚持关注现实,自觉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方向有紧密关系,“舞台并不缺乏好的题材,只是缺乏好的讲故事的方式。《麻醉师》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柳青》则成为西安话剧院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两部作品深受欢迎,说明了观众不是不爱看舞台上的“主旋律”相反“主旋律”应该有着更能打动老百姓、更能引发观众共鸣和共情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立意高尚的东西做得大家都爱看,就要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去审视,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好。任雪院长迎表示,未来的西安话剧院将继续在深耕现实题材的道路上走下去,“柳青的一生就是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一创作精神的生动实践,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代表。我们希望在未来,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能像人民作家柳青一样,满怀热情地走进人民群众中去,用作品展现时代魅力,吹响‘逐梦新时代’的艺术号角。”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球,我们国家在抗疫工作上做了非常大的举动,其中一项就是暂停了公共演出,这让很多剧团都陷入了工作停摆状态,但是大家的配合让我们的抗疫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西安市话剧院排演了话剧《樱花再开时》以及肢体剧《朱尔旦》,西安话剧院作为首个受到中国话剧协会对在抗议期间做出突出贡献的地方文艺院团予以全国通报表彰。疫情发生后,在中国话剧协会的组织和引导下,西安话剧院资深艺术家翟卫国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演绎了陕西作家商子秦的现代诗《致戴着口罩的中国》,向武汉、向中国向全球传递出了信心无比坚定的“中国声音”。 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大奖”的西安话剧院话剧《麻醉师》与空军军医大学再续前缘,空军军医大学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43人奔赴一线,成为除夕夜最美逆行者。随后,《麻醉师》三位主演“合体”完成配乐诗朗诵《守护生命的赞歌》的创作,表达对全国医护工作者的致敬。这个诗朗诵作品在腾讯视频发表后,受到业界以及广大网友观众的广泛好评。在不能演出的时间话剧院没有停摆工作,传统的舞台剧无法演出,西安市话剧院拍摄了27部抗疫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上播放,为全国甚至全球观众都打了积极抗疫的强心剂。西安市话剧院通过文艺作品带给大家更多战胜疫情、打赢防控攻坚战的信心和正能量,彰显话剧舞台的魅力。
目前西安市话剧院也有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缺少一流的编剧,这个其实不是个别剧团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整个圈子的问题,所以再打造剧本的时候也都是请一些有名的编剧来帮助剧团打造剧本,剧团现在也是缺少好的本子进行排练,但是西安市话剧院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成立子公司招聘一些有志青年人才,从小剧场开始锻炼青年编导演人才,培养自己这方便的目前不足的方面。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自己创作之外,还会引进一些好的剧本,进行编排演这一系列的打造能搬上舞台的能被观众看到的话剧。让更多的观众爱上戏剧,尤其是在西安这边土地上,我们的文化底蕴是非常厚实的,还有很多很多的历史故事没有被我们开发出来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传统文化方面我们也是有着很好基础的,上古神话故事,五代十国的故事都和我们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将这些耳熟能详或者不为人知的故事搬上话剧舞台也是西安市话剧院的愿望。
作为改制第一批的剧团西安市话剧院也是在曲江演艺集团的带领下摸索前进,文艺院团到底怎么搞,大家也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寻找答案,目前剧团幕前幕后的工作都能做到专人负责,但是西安市话剧院整个历史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梳理工作,不管是文字方面还是图片方面现在是需要有人可以做一个理论认证,把西安市话剧院从开始到现在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整理工作。以及在戏剧研究方面也是需要有专家学者对西安市话剧院的所有剧目进行一些理论方面的深层研究。
由于时间仓促可能存在一些不够全面的深刻了解,如遇不正确的地方希望的得到大家的指正。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我们西安市本土剧院的现状,也希望这篇调研可以让更多观众了解我们现在的西安市话剧院。(西安市艺术研究所 王婷)
编辑: 石彬